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蜜蜂饲养的场地选择、蜂群引进、蜂箱准备、四季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蜂蜜采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中华蜜蜂的人工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pis Cerana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92-2024《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中蜂(中华蜜蜂)饲养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场地要求:标准指出,养蜂场应选择在远离工业污染源、农药使用频繁区域以及大型养殖场的地方。这是因为这些地方可能会对蜜蜂的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工业排放的有害物质和过量的农药残留会直接影响蜂蜜的质量和蜜蜂的健康。
2. 蜂群管理:标准强调了定期检查蜂箱的重要性,包括检查蜂群是否有病害迹象、蜂王的状态是否良好等。此外,还提到要适时分蜂以防止蜂群过度拥挤导致资源竞争加剧。对于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物理方法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尽量减少化学药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饲料供给:规定了在蜜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地补充饲喂。比如,在春季缺花期可以适当提供糖浆作为补充食物;而在冬季则需确保足够的储备蜂蜜供蜜蜂食用,避免因饥饿而导致大量死亡现象发生。
4. 繁殖与扩繁:明确了最佳繁殖季节通常是每年的春季到初夏期间,并且建议采取自然交尾方式来提高后代质量。同时,还特别注意到了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问题,鼓励不同地区间交换种蜂以增强群体抗逆性。
5. 产品采集与加工:对于蜂蜜、蜂蜡等产品的采集时间及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原则。例如,蜂蜜应在成熟后才能割取,并且留有足够的余蜜让蜂群度过非生产期。
6. 环境保护措施:最后,本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必须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当地自然环境,也有利于长期稳定地开展养蜂业活动。
以上内容只是整个标准的一部分精华部分,全面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对于促进贵州乃至全国范围内中华蜜蜂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