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达州市糯稻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行政区域内糯稻的生产。
Title:Daizhou Glutinous Ric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达州市糯稻生产技术规程(DB5117/T 89—2024)是一部专门指导糯稻种植的技术规范,对提升糯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该规程明确要求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过审定的优质糯稻品种。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合适的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从而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其次,在播种育苗环节,规程强调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种期,并采用营养钵或湿润育秧法培育壮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幼苗健壮生长,为后续的大田移栽打下坚实基础。
再者,在田间管理方面,规程指出要合理密植,通常每亩插植密度应在1.5万株左右。同时还要注重水分管理,特别是在分蘖期至拔节期,应保持浅水灌溉,促进根系发育。此外,施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建议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并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补充叶面肥。
病虫害防治同样不容小觑。规程提倡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具体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轮作倒茬以及科学用药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在收获与储藏阶段,规程建议当糯稻籽粒达到九成以上成熟时即可开始收割,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收获后的糯稻需及时晾晒干燥,确保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后再入库储存,以防止霉变等问题发生。
以上就是对达州市糯稻生产技术规程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遵循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高糯稻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