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民爆物品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人员与权限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运行与维护管理、应急处置及培训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涉及民爆物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相关单位开展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10: Civil Explosive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10—2024《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0部分:民爆物品》是杭州市地方性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民爆物品的反恐防范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民爆物品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单位。这些单位需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和完善反恐怖防范体系,确保民爆物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可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些重要概念:
- 反恐怖防范: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防止恐怖分子利用民爆物品实施恐怖活动。
- 民爆物品:包括工业炸药、起爆器材及其原材料等,具有爆炸性和易制爆特性。
- 安全距离:指民爆物品储存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最小间隔,以保障一旦发生事故不会造成连锁反应。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单位应成立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反恐怖防范计划,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并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此外,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四、人防措施
1. 人员培训:所有涉及民爆物品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内容。
2. 背景审查: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全面背景调查,包括但不限于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家庭状况了解等。
3. 值班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警力在岗。值班人员要熟悉应急预案,能够迅速响应各类紧急情况。
五、物防措施
1. 实体防护:储存库应当采用坚固耐用的建筑材料建造,并设置防盗门、窗户防护栏等物理障碍物。库区四周应安装围栏,并保持整洁无杂物堆放。
2. 设施设备: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监控摄像头、报警装置等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且处于良好状态。
3. 运输工具:用于运送民爆物品的车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维护保养。车上应安装GPS定位系统以便实时追踪位置信息。
六、技防措施
1. 视频监控:在重点部位如出入口、装卸区等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监控。录像资料至少保存30天以上。
2. 入侵检测:利用红外感应器、震动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并立即触发警报。
3. 电子围栏:通过脉冲式电子围栏或者张力式电子围栏来增加外部入侵难度,同时提供即时报警功能。
七、应急预案
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演练。预案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组织指挥体系;
- 各级人员职责分工;
- 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具体应对流程;
- 联络方式及联系方式列表;
- 必备物资清单。
八、监督检查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不定期地对各单位执行本标准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许可证件。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举报机制,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