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职责分工、系统建设、运行维护、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涉及反恐怖防范的重点目标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1—2024《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是杭州市地方性技术规范,为反恐怖防范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基础性的指导原则。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中明确规定了“反恐怖防范”的概念,即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预防、制止和降低恐怖袭击风险的活动。这一定义明确了反恐怖防范工作的核心目标在于预防和降低恐怖袭击的风险,同时也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在组织机构与职责部分,要求建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单位的各项反恐怖防范工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或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这有助于确保反恐怖防范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并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推进。
关于人员培训与教育,规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反恐怖防范知识培训,并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此外,还需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些措施对于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至关重要。
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方面,强调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要求定期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这对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快速响应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在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机制上,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内部自查制度,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同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这样的闭环管理流程,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反恐怖防范体系,提升整体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