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城镇燃气供储设施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员与实体防范、技术防范、运行维护及应急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城镇燃气供储设施的反恐怖防范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6: Urban Gas Supply and St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6—2024《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6部分:城镇燃气供储》是杭州市针对城镇燃气供应与储存领域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城镇燃气设施的反恐怖防范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提高城镇燃气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总则
标准明确指出,本部分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燃气供应和储存的企业及单位。这些企业需要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反恐怖防范管理体系,确保设施运行安全。同时,要求各相关单位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标准强调了建立完善的反恐怖防范组织架构的重要性。要求企业设立专门的反恐怖防范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各项反恐怖防范制度,监督落实情况,以及组织应急演练等。
三、人员管理
在人员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严格的准入机制。所有进入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背景审查,确保无犯罪记录。此外,还要求定期对员工进行反恐知识培训,增强其识别和应对恐怖威胁的能力。对于重要岗位的员工,还需签订保密协议。
四、物理防护措施
物理防护是防止恐怖袭击的第一道防线。标准要求在燃气站场周边设置实体围墙或围栏,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重要出入口要配备金属探测门和X光安检机,对进出人员携带物品进行检查。同时,建议在敏感区域部署防爆毯、防爆罐等专用设备。
五、技术防范措施
技术防范手段能够有效提升预警能力。标准鼓励采用先进的安防技术,如智能分析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对于液化天然气储配站等高风险场所,应配置紧急切断阀、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等设施。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各类安防数据集中存储并实时更新。
六、应急预案与演练
为了提高突发事件处置效率,标准要求企业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当涵盖各种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情形及其应对措施,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分工。同时,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综合性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并根据演练结果不断优化改进预案。
七、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
最后,标准明确了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执行情况的监督责任。相关部门有权不定期地对企业反恐怖防范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于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而对于违反规定的则依法依规处理。
综上所述,《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6部分:城镇燃气供储》从多个维度为城镇燃气行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指南。各相关单位应当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