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投放要求、收集运输要求、处理要求及监督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杭州市行政区域内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与实施。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Domestic Waste Class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190—2024《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是杭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镇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分类类别与标识
标准明确指出城镇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每类垃圾都有其特定的收集容器颜色标识:可回收物为蓝色,有害垃圾为红色,易腐垃圾为绿色,其他垃圾为灰色。这一规定有助于公众直观地识别各类垃圾,便于正确投放。
收集设施设置要求
在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内应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例如,在居住区出入口附近需设置一组四类垃圾收集容器;而在商业街、公园等公共场所,则可根据人流密度适当增加或减少收集点的数量。此外,所有收集容器都必须保持清洁,并定期维护以确保正常使用状态。
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在运输过程中也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易腐垃圾应当日产日清,避免长时间存放产生异味或滋生害虫;而有害垃圾则需要单独密闭运输至指定处理场所,防止泄漏污染环境。同时强调了运输车辆应具有明显标志,以便于监督管理。
处理设施建设指导
标准还对处理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建设规模、技术工艺选择等方面。比如,鼓励采用生物发酵法处理易腐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而对于建筑装修产生的大件废弃物,则提倡拆解后再分别进入相应流程处置。另外,所有处理设施都必须配备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达标排放。
监督检查机制建立
为了保证各项规定的有效执行,标准特别强调了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体系。这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也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举报违法行为。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DB3301/T 0190—2024《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部分内容的重要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共同为改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