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数字化服务的总体要求、平台建设、服务流程、数据管理、安全管理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数字化服务的相关机构和组织。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Services of Minors' Care and Protection DB3310/T 11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0/T 111-2023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数字化服务管理规范》是浙江省台州市发布的关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技术、流程和管理角度对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数字化服务提出了规范化要求,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数字化服务”等关键概念。例如,“数字化服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相关的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展示和应用的服务。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语境,确保各方在执行过程中有共同的理解基础。
二、服务内容
标准规定了数字化服务应涵盖的基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登记、风险评估、监护状况监测、心理援助等。其中,信息登记要求全面准确地记录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及其家庭背景,而风险评估则需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科学判断潜在的风险因素。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干预可能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
三、技术要求
在技术层面,标准强调了数据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两大核心要素。一方面,要求所有涉及未成年人隐私的数据必须采取加密存储和传输方式,防止泄露;另一方面,规定数字化服务平台应具备高可用性,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以保障服务的连续性。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开展系统维护和技术升级工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
四、流程管理
针对整个服务流程,标准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步骤。首先,在服务开始前需要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建立用户档案、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等;其次,在服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既定程序操作,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最后,在服务结束后要做好总结评价工作,为今后改进服务提供依据。这种闭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五、监督与评估
为了保证各项规定得到有效落实,标准还设置了专门的监督机制。各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各机构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并将结果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总之,《DB3310/T 111-2023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数字化服务管理规范》是一部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地方标准,它不仅明确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数字化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还为如何更好地实施这些服务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该标准,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