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节水农业示范区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节水农业示范区的创建、评估与管理。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233-2024节水农业示范区评价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性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节水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推动农业高效用水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标准明确了节水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条件。示范区应具备良好的水资源条件和灌溉设施基础,面积原则上不少于500亩。同时要求示范区内种植作物种类相对单一,便于统一管理和技术推广。这为示范区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果提供了保障。
其次,标准对节水技术应用做出了明确规定。示范区需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方式,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得低于0.85。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系统,确保用水量可测可控。这些措施能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在管理机制方面,标准强调了组织架构的重要性。示范区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并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包括灌溉计划、用水调度、设备维护等内容,确保各项节水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标准还对示范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量化评估。要求示范区单位面积节水20%以上,增产1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15%以上。通过这样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衡量示范区的实际成效,为后续推广提供依据。
最后,标准特别提到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示范区采取措施防止土壤盐渍化,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并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改善区域小气候。这些环保要求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
总之,《DB42/T 2233-2024节水农业示范区评价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节水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标准,对于促进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节水型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