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木食叶害虫飞机防治质量监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监理内容与方法、质量评定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林木食叶害虫飞机防治的质量监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Quality Supervision of Aerial Control of Forest Defoliating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02-2024《林木食叶害虫飞机防治质量监理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飞机防治林木食叶害虫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飞机防治林木食叶害虫的质量监理要求和技术措施,适用于安徽省境内采用飞机喷洒药剂或生物制剂对林木食叶害虫进行防治时的质量监理工作。
二、术语和定义
1. 飞机防治:利用航空器将药剂或生物制剂均匀喷洒到目标区域的林木上以达到防治害虫目的的方法。
2. 质量监理:在飞机防治过程中,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
三、基本要求
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 使用的药剂或生物制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经过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3. 每次飞行前应对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作业安全可行。
四、作业准备
1.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防治范围、时间安排、用药量计算等内容。
2. 对待防治区域内的非靶标植物采取保护措施,如设置防护网等。
3. 确保飞机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定期维护保养。
五、作业实施
1. 根据风速、风向等因素调整喷头角度与高度,保证药液分布均匀。
2. 控制飞行速度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150-200公里/小时),避免因过快导致覆盖不全或过慢浪费资源。
3. 实施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天气变化情况,一旦出现不利因素立即停止作业。
六、质量检验
1. 在完成一次完整的防治周期后,抽取不少于总防治面积5%的样地进行效果评价。
2. 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受害率下降幅度、成活率提升比例等方面。
3. 若发现不合格项,则需查明原因并及时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七、档案管理
1. 记录每次作业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日期、地点、气象状况、用药种类及用量等。
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所有资料至少三年以上以便日后查阅参考。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林木食叶害虫飞机防治质量监理技术规程》从各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开展此类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保障森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