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包装食品类商品源数据的属性信息规范,包括数据结构、编码规则、描述方法及交换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预包装食品类商品在供应链各环节中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共享。
Title:Commodity Source Data - Attribut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 Part 3: Prepackaged F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L4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525.3-2024《商品源数据 属性信息规范 第3部分:预包装食品类》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预包装食品的商品源数据提供统一的属性信息规范。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预包装食品”的概念,即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这一定义强调了食品的预先定量特性以及其包装形式,是后续各项规定的基础。
基本要求
在基本要求部分,标准指出预包装食品的商品源数据应包含基本信息、产品信息、生产信息、物流信息等四大类内容。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品牌等;产品信息涵盖成分、净含量、保质期等;生产信息涉及生产日期、产地、生产企业等;物流信息则包括仓储条件、运输要求等。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及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数据格式与编码
标准对各类信息的数据格式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商品名称应当使用中文全称,并且长度不得超过50个字符;规格型号需遵循特定的编码规则,以便于系统识别和管理。此外,对于日期型数据如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求采用国际通用的YYYY-MM-DD格式记录,以减少歧义。
安全性考量
考虑到预包装食品的安全性,标准特别强调了对敏感信息的保护措施。任何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的信息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同时,在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手段防止数据泄露。
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该标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员工熟悉标准要求。此外,还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采集、存储和管理商品源数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数据质量。
总之,《商品源数据 属性信息规范 第3部分:预包装食品类》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监督依据,有助于构建更加透明、安全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