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受损山体植被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流程、技术方法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受损山体植被修复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f Damaged Mount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01-2024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受损山体植被修复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受损山体植被修复的术语和定义、修复原则、修复程序、修复措施等内容。适用于安徽省内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植被受损的山体修复工作。
2.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受损山体”、“植被修复”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例如,“受损山体”是指由于采矿、崩塌、滑坡、火灾等原因造成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山体。
3. 修复原则:强调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求在修复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
4. 修复程序:包括调查评估、规划设计、施工实施、后期管护四个阶段。其中,调查评估阶段需要对受损山体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包括地质环境、植被状况、水土流失情况等,并据此进行风险评估。
5. 修复措施:提出了多种具体的修复措施,如植被重建、土壤改良、排水系统建设等。对于植被重建,建议采用乡土树种和草种,以提高成活率和适应性。土壤改良则可通过添加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6. 后期管护:强调了修复后的长期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定期监测植被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杂草病虫害、适时补植等。建议建立专门的管护队伍,落实责任制度,确保修复效果持久稳定。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