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学药物杀灭钉螺现场喷洒和浸杀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安全防护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使用化学药物杀灭钉螺的现场操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 Snail Control by Field Spraying and Immer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792-2024《化学药物杀灭钉螺现场喷洒和浸杀规范》是一项针对化学药物杀灭钉螺操作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化学药物杀灭钉螺的现场喷洒和浸杀作业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环境准备
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实施化学药物杀灭钉螺前,需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评估。这包括但不限于确认作业环境是否适合使用化学药物、检查水源保护状况以及确保周边居民已被告知并撤离危险区域。此外,还要求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
药物选择与配制
根据标准规定,所使用的化学药物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要有明确的产品合格证明。在药物配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进行稀释,避免因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杀灭效果。同时强调了配药工具的清洁与专用性,以防止交叉污染。
操作流程
对于喷洒作业,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步骤:首先确定喷洒范围及方向,然后调整喷头至适宜角度,均匀覆盖目标区域。浸杀则要求将选定区域完全浸没于药液中一定时间,确保所有可能藏匿钉螺的地方都被充分接触药剂。无论是喷洒还是浸杀,都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执行,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通风良好。
安全措施
安全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它特别强调了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要性,如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同时要求现场配备急救用品,并制定应急预案。操作完成后,还需对剩余药剂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效果评估
最后,标准还规定了如何评估化学药物杀灭钉螺的效果。这通常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后钉螺存活率来判断。如果发现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重新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以上便是对DB34/T 4792-2024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钉螺数量,还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周围环境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