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鸭非接触式发酵床养殖的场地选择、发酵床垫料制作、养殖管理、疫病防控及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采用非接触式发酵床技术进行番鸭养殖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n-contact Fermented Bed Duck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770-2024《番鸭非接触式发酵床养殖技术规范》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番鸭养殖过程中采用非接触式发酵床技术,实现健康养殖和环境保护。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养殖环境要求
1. 选址与布局:标准规定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设。场区周围需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与生活区混杂。这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并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2. 圈舍设计:圈舍结构需符合通风、采光条件,地面铺设厚度不低于50厘米的发酵床垫料,并定期翻动以维持其活性。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吸收排泄物中的水分和氨气等有害物质,同时为番鸭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饲养管理
1. 饲料投喂:要求根据番鸭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配制全价配合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同时提倡使用绿色无公害原料制作饲料,禁止添加任何违禁药物或激素类物质。
2. 日常观察:饲养人员每天至少两次巡视检查番鸭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隔离治疗。此外还强调了记录饲养日志的重要性,包括喂食量、饮水量及粪便情况等内容,便于追溯管理和问题排查。
卫生防疫措施
1. 消毒制度:建立了严格的消毒程序,包括进场车辆、人员鞋底以及圈舍内外部环境等都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特别是在疫病高发季节更要加强防控力度。
2. 疫苗接种计划:按照免疫程序及时给新生雏鸭注射相应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的发生。同时做好抗体监测工作,评估免疫效果。
发酵床维护
1. 垫料更换周期:通常情况下每半年至一年更换一次完全腐熟后的垫料。但在实际操作中要视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比如当发现垫料板结严重影响透气性时应及时处理。
2. 补充新鲜材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还需定期加入适量的新鲜锯末或其他有机质材料来补充消耗掉的部分,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转。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严格控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接触式发酵床技术的优势,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此标准,共同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业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