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工程。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Integration of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s and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801-2024《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 4.1 基本规定
条文内容: 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的原则,确保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结构的协调性。
解读: 这一条明确了设计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在具体实施时,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使用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太阳能集热器的类型和安装位置,保证其既能满足热水供应的需求,又不会对建筑的整体美观造成破坏。
# 4.2 集热器布置
条文内容: 屋顶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宜采用平铺或倾斜安装方式,并应避开屋面排水区域及天窗等部位。
解读: 此条规定了太阳能集热器在屋顶上的布置要求。平铺或倾斜安装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场地情况灵活调整,但必须注意不要影响到屋顶的排水功能,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应该避开天窗等可能遮挡阳光的地方,以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施工阶段
# 5.1 材料质量控制
条文内容: 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均需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提供产品合格证书。
解读: 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把关每一种材料的质量,确保它们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要妥善保存好相关的证明文件,以便日后查阅。
# 5.2 安装工艺
条文内容: 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应牢固固定于建筑物主体结构上,连接件应采取防松措施;管道敷设应尽量减少弯曲次数,避免不必要的热损失。
解读: 在安装过程中,支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还影响到后续维护工作的便利程度。因此,必须采用可靠的固定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防松手段。另外,在铺设管道时要尽可能地简化路径,减少不必要的弯折,这样可以降低热量散失的可能性,从而提升整体系统的效能。
验收阶段
# 6.1 系统调试
条文内容: 系统调试应在晴朗天气条件下进行,测试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解读: 系统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充分的测试才能确认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在晴朗天气下进行调试可以获得最准确的结果,因为此时太阳辐射强度较高,有助于全面评估系统的性能。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则应及时调整直至达标为止。
# 6.2 最终验收
条文内容: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各方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共同进行验收,并形成书面记录存档备查。
解读: 最终验收标志着项目建设过程的结束,同时也是交付使用的开始。所有参与方都应当积极参与进来,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检查任务,并将结果详细记载下来作为日后参考依据。这样做既是对工程质量的一种保障,也有利于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追溯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