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潮汐车道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交通组织及配套设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城市道路潮汐车道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Title: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Tidal Lanes of Urban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742-2024城市道路潮汐车道设计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城市道路潮汐车道设计的技术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总则部分,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它适用于安徽省内新建、改建的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上设置潮汐车道的设计工作。设计时应遵循安全优先、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的原则。
其次,在术语定义中,明确指出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变化规律,在特定时段内改变通行方向的车道。这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准确的概念支撑。
第三章关于基本规定强调了潮汐车道设置的前提条件。要求路段需具备明显的早晚高峰交通流量差异,并且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应独立设置以保障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第四章涉及潮汐车道的设置方式。推荐采用可变车道标志标线结合物理隔离设施的方式进行设置。对于物理隔离设施的选择,则建议使用护栏或绿化带等不易被车辆穿越的形式来确保行车安全。
第五章重点讨论了潮汐车道的交通组织。提出应通过信号灯控制来实现潮汐车道的启用与关闭,并且要合理安排过渡区长度以减少驾驶员操作难度和潜在危险。
第六章围绕交通安全设施展开论述。强调必须配备清晰可见的指示标志和警告标志,并且在潮汐车道两侧设置防撞装置以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第七章提到监控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用于实时监测潮汐车道运行状况,同时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支持远程管理与应急响应。
第八章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出减少噪音污染的具体措施如优化声屏障设计以及降低材料使用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等。
第九章最后给出了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流程,包括材料检验、隐蔽工程检查直至最终的整体评估环节,确保整个项目的实施符合设计初衷并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是对《DB34/T 4742-2024城市道路潮汐车道设计规范》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这项标准不仅为安徽省内的相关工程项目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地区类似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