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地名地址数据的术语和定义、数据结构、编码规则、采集与处理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涉及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交换和应用等相关活动。
Title:Public Place Name Address Data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6T 1073-2024公共地名地址数据规范》是江苏省南通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公共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应用。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公共地名地址数据的管理。其中明确了地名地址的基本概念,如门牌号应包含建筑物编号和单元号等信息,并规定了地名地址数据的构成要素包括名称、位置、类型等。
二、数据采集要求
在数据采集方面,强调了实地调查的重要性,要求采用高精度定位设备获取经纬度坐标,并且对于新建或改建项目要同步更新相关信息。同时指出同一地址只能有一个唯一编码,避免重复录入。
三、数据质量控制
为确保数据准确性,提出了多项质控措施:一是建立审核机制,由专业人员对新增或修改的数据进行复核;二是定期开展一致性检查,比较不同来源的数据是否一致;三是设置错误率指标,要求低于千分之五。
四、共享服务机制
关于数据共享,标准建议建立统一平台供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公众查询使用。此外还提到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在公开某些敏感信息时需采取脱敏处理。
五、维护更新流程
针对已发布的地名地址数据,明确了维护责任主体以及更新频率。当发现有误时应及时修正并通知相关单位;对于长期闲置不用的地址,则可以考虑注销处理。
六、附录中的示例表格
附录提供了几个典型场景下的数据记录格式样例,便于实际操作参考。例如居民区的基本属性表单就包含了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多个层级的信息字段。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3206T 1073-2024》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址编码体系,而且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这对于促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