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的总体要求、追溯体系构建、信息采集与管理、数据共享与应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信息追溯体系建设与管理。
Title: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Food and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formation Traceability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10024.1—2024《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 第1部分:通则》是该区域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文件中明确了“追溯”、“信息追溯系统”等核心概念,强调了追溯不仅是记录信息,还包括通过这些信息实现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的有效追踪与溯源能力。这对于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至关重要。
2. 基本原则
文件提出“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的三大原则。这意味着所有录入系统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涵盖从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完整链条,并且能够被有效查询和验证。
3. 追溯信息内容
规定了追溯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次号、生产企业信息等内容。特别提到对于高风险产品的额外标识要求,如过敏原成分说明等,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4. 追溯流程
文件详细描述了从种植养殖、加工生产、仓储物流直至销售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要求各环节间建立无缝对接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5. 系统建设要求
对于信息追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标准,包括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接口开放程度等方面。同时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效率。
6. 监督管理
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在监督执行中的职责,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来保证标准落实到位,并建立了相应的奖惩制度。
以上内容构成了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工作的基础框架,旨在通过标准化管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