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玉兰播种育苗的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方法、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白玉兰的播种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Magnolia denudata by Sow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968-2024白玉兰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规范白玉兰播种育苗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种子采集部分,标准指出应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通常在秋季进行。采收后的种子需要经过清洗和晾晒处理,确保种子的纯净度达到95%以上。这一要求是为了保证后续育苗过程中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其次,在种子催芽环节,标准推荐采用低温层积法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后,置于0到5摄氏度的环境中存放60天左右。这样做可以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再者,关于播种时间的选择,标准建议春季为最佳时期。此时气温逐渐回暖,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同时,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床,并施足基肥,以满足苗木初期生长的需求。
此外,对于苗期管理,标准强调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同时,要及时清除杂草,防止其与苗木争夺养分和水分。
最后,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通过合理布局种植区域,增强苗木自身抗性,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防止扩散蔓延。
这些条文从种子采集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提升白玉兰育苗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