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彩雀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种苗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香彩雀的规范化生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Xiang Cai Qu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71-2024《香彩雀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香彩雀的种植和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种子处理与播种
标准中明确指出,种子在播种前需经过消毒处理。具体方法是使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5至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此外,播种时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15℃至20℃之间),以促进种子发芽。
栽培管理
对于定植后的栽培管理,标准建议采用合理的间距来保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通常情况下,株距保持在20至30厘米,行距则为30至40厘米。同时,定期浇水并注意避免积水,特别是在雨季要加强排水措施。施肥方面,建议施用平衡型复合肥,初期以氮肥为主,后期逐渐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满足植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病虫害防治
针对香彩雀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物理防治上,可以通过设置防虫网或黄板诱杀成虫;生物防治则推荐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等控制害虫数量;化学防治时应优先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使用,切勿过量喷洒。另外,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并清除病株残体也是预防病害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采收与贮藏
当香彩雀花朵完全开放且颜色鲜艳时即可采收。采收后要尽快进行预冷处理,将温度降至5℃左右,并在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短期保存。长期储存的话,则需要进一步降低温度至0℃~2℃,同时维持稳定的环境条件,防止失水干缩影响品质。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不仅可以提高香彩雀的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些信息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