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旅游资源的分类、编码原则及代码结构,用于统一旅游资源的信息标识和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旅游资源的调查、统计、规划、开发与信息化管理。
Title:Tourism Resource Cod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175-2024《旅游资源代码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统一的编码体系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标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所有类型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以及管理活动。它为旅游资源提供了标准化的代码体系,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旅游资源”、“主类”、“亚类”等关键概念。例如,“旅游资源”被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现象。
3. 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旅游资源被划分为8个主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每个主类下设若干亚类,如地文景观包括山岳型旅游地、峡谷型旅游地等。
4. 编码规则
编码采用层次结构,由主类代码、亚类代码及资源单体代码三部分组成。例如,A1表示山岳型旅游地,A11表示花岗岩地貌型山岳,而A11-001则可能代表某具体山峰。这种编码方式便于快速定位特定资源。
5. 资源单体命名原则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旅游资源单体,其名称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资源的主要特征。同时,鼓励使用当地通用的地名或俗名作为补充信息。
6. 实施要求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相关部门需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编码工作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此外,还应当定期更新数据库,以适应新的发现或变化情况。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旅游资源代码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管理效率,也为推动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