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勘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勘察内容与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报告编制。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的勘察与评估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Weathering Diseases of Sandstone Cultural Rel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173-2024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勘察规范》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勘察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砂岩质文物的风化病害勘察工作,包括石窟寺、碑刻、崖墓等类型。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为相关单位开展勘察提供了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1. 风化病害:指由于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砂岩质文物表面结构破坏的现象。
2. 剥落:砂岩表层因风化作用而脱落的现象。
3. 开裂:砂岩内部或表面出现裂缝的情况。
三、勘察准备
1. 资料收集:应收集文物的历史资料、现状照片及以往保护记录。
2. 工具准备:需准备地质锤、放大镜、测厚仪等专业工具。
四、现场勘察
1. 表面观察:使用放大镜检查文物表面是否存在剥落、开裂等情况。
2. 结构检测:采用测厚仪测量砂岩厚度变化,判断内部结构稳定性。
3. 环境监测:记录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1.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勘察过程中发现的所有病害情况及其位置。
2. 分析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现场数据,分析病害成因和发展趋势。
六、报告编写
1. 报告内容:包括勘察目的、方法、结果以及建议措施。
2. 建议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七、附录
附录A列举了常见风化病害的表现形式,附录B提供了详细的勘察表格模板。这些附录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1/T 3173-2024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勘察规范》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报告编写都给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提高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