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南油杉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油杉苗木的培育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Yunnan Oil Pine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1/T 106-2024 云南油杉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是云南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云南油杉的苗木培育过程进行了全面规范,为提高苗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育苗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指出,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适中的区域。具体要求包括:
1. 地形:育苗地宜选在坡度不超过5°的平缓地带,避免低洼积水处。
2. 土壤:以砂壤土或壤土为佳,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全氮含量不低于0.15%,速效磷含量不低于10mg/kg,速效钾含量不低于80mg/kg。
3. 水源:需有充足且洁净的灌溉水源,保证苗木生长期间水分供应。
4. 预整地:播种前要深耕细作,深度不低于30cm,结合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不少于3000kg。
二、种子采集与处理
标准强调了种子采集的时间节点和处理方法:
1. 种子采集时间:应在果实成熟期及时采收,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 种子处理:采用层积处理法,将种子与湿沙按1:3体积比混合,置于0-5℃环境中层积60天以上。播种前需用温水浸泡24小时,并进行发芽试验,确保发芽率不低于75%。
三、播种与苗床管理
关于播种和苗床管理,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
1. 播种时间:春季播种最佳,通常安排在3月中下旬。
2. 播种密度:采用条播方式,行距30cm,株距10cm,播种深度2-3cm。
3. 苗床覆盖:播种后覆土厚度1-1.5cm,再覆盖稻草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
4. 灌溉施肥:幼苗出土后适时浇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70%之间。每月追施一次稀薄液肥,氮磷钾比例为2:1:1。
四、病虫害防治
标准特别重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2. 主要病害:立枯病、炭疽病等,可选用波尔多液或多菌灵进行喷雾防治。
3. 主要虫害:蚜虫、蛴螬等,可采用吡虫啉或辛硫磷进行喷洒。
五、苗木出圃
标准明确了苗木出圃的标准和程序:
1. 出圃标准:苗高达到30cm以上,地径达到0.3cm以上,主根长度不低于15cm,侧根数量不少于10条,无明显机械损伤。
2. 起苗时间:春季起苗最佳,起苗时注意保护苗木根系完整。
3. 包装运输:苗木包装要牢固,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日晒雨淋,确保苗木成活率。
六、档案记录
标准还要求做好全过程的技术档案记录:
1. 记录内容:包括育苗地基本情况、种子来源及处理情况、播种日期及方式、田间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情况等。
2. 归档保存:所有记录应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以便日后查阅和总结经验。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301/T 106-2024 云南油杉苗木培育技术规程》从育苗地选择到苗木出圃,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为云南油杉苗木培育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方案。严格执行该标准,有助于提升云南油杉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