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烟草靶斑病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与预警、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效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烟草种植过程中靶斑病的绿色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obacco Target Spo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996-2024《烟草靶斑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烟草靶斑病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环保的方式减少病害发生,保障烟草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病害识别与监测
规程指出,在烟草种植过程中要定期巡查田间情况,特别注意叶片上出现的小型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期病斑呈黄色或黄褐色,后期可能发展为深褐色至黑色,并伴有轮纹状结构。建议采用放大镜等工具仔细观察病斑特征,必要时可取样送检以确认是否感染靶斑病菌。同时强调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物联网设备来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性。
预防措施
1. 合理布局:要求合理安排烟田位置,避免低洼积水区域作为种植地,确保良好的排水条件。
2. 轮作制度:提倡实行至少两年以上的轮作周期,尤其是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3. 健康种苗培育:选择抗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并且在育苗阶段严格控制环境湿度,防止高湿环境诱发病害。
4.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越冬病源基数。
5. 加强管理:适时修剪枝叶,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生物防治方法
规程鼓励优先使用生物制剂来进行防控工作。例如,推荐使用芽孢杆菌类微生物农药,这类产品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特点。具体操作时应按照说明书要求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植株表面,尤其是在发病初期使用效果最佳。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等捕食性天敌来抑制病害传播。
化学药剂使用指导
虽然规程提倡绿色防控理念,但在某些情况下仍需使用化学药剂。规程明确指出,所使用的化学药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施用,不得随意增减用量。对于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如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规程给出了具体的使用时期及间隔时间,比如在烟草移栽后7-10天开始第一次用药,之后每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施用2-3次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应急处理方案
当发现大面积爆发靶斑病时,规程提出了紧急应对策略。首先立即停止灌溉,降低田间湿度;其次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人工摘除严重受害叶片,并配合喷洒高效广谱性杀菌剂进行综合治疗。同时要求加强对周边未受侵染地块的保护措施,防止病害扩散蔓延。
总之,《烟草靶斑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控制烟草靶斑病的危害程度,还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的各项规定,共同维护我国烟草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