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闲田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冬闲田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Large-Sized Fingerlings in Winter Idle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985-2024《冬闲田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项湖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冬闲田用于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准备
标准指出,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水源清洁无污染的田块作为培育场地。在冬季来临前需完成田埂加固和沟渠清理工作,确保能够有效蓄水并防止漏水。此外,还应施足基肥,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
2. 放养密度与品种选择
放养密度直接关系到鱼种的成长速度和最终产量。标准建议根据池塘条件合理确定放养量,通常每亩可投放规格为50克左右的大规格鱼种约1500尾。同时强调了品种搭配的重要性,推荐主养鲤鱼、鲫鱼等适应性强的品种,并适当混养鲢鳙鱼调节水质。
3.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是保证鱼种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包括定期巡塘检查鱼类活动情况,及时清除杂草杂物;科学投喂优质饲料,遵循“四定”原则(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及适时调节水位,保持适宜的透明度和溶解氧水平。特别是在冬季低温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温措施,避免因水温过低影响鱼体正常代谢。
4. 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是病害防控的基本方针。标准要求做好池塘消毒工作,在鱼种入池前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底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体系,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病鱼,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提倡采用生态友好型药物,减少化学药品残留风险。
5. 收获与运输
当鱼种达到预定规格后即可安排捕捞上市。收获时应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机械损伤。运输过程中则要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维持良好的运输环境,确保鱼种存活率。
以上内容基于DB43/T 2985-2024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深入解析,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实用指导。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