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的职责分工、归档要求、档案整理、验收与移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其他类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Archi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规范》(DB32/T 4759-2024)是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即所有在江苏省内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项目都必须遵循此规范。
档案分类与整理
标准要求按照工程的不同阶段和专业类别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在施工阶段应包括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等各类文件资料。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提高档案检索效率,便于日后查阅和利用。
归档内容
对于归档的内容,标准特别强调了施工图设计文件、竣工图以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关键资料。这些文件不仅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后续运营维护的重要依据。此外,还要求保存电子版文档以备查询。
保管期限
根据档案的重要性,设定了短期、长期和永久三种保管期限。一般情况下,重要的技术图纸和合同文件需要永久保存;而一些日常管理记录则可以设定为短期或长期保管。这样既能保证重要信息的安全存储,又能合理控制档案库房的空间需求。
安全措施
为了保障档案的安全,标准提出了多项安全措施。其中包括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防止档案丢失或损坏;采用防火防盗设施保护档案实体;定期检查档案状态,及时修复受损部分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延长档案寿命,并确保其可用性。
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管理成为趋势。标准鼓励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比如通过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各类档案数据,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便捷的信息共享服务等。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进了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规范》(DB32/T 4759-2024)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全面指导。它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要求,还融入了许多现代理念和技术应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前瞻性。希望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