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艾滋病防治中临床信息管理的技术要求、流程规范及信息安全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开展临床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共享等活动。
Title: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Guidelines - Part 5: Clin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88.5-2024《艾滋病防治技术指南 第5部分:临床信息管理》是一项地方标准,为艾滋病的临床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1. 数据收集与记录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据收集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史、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等多方面内容。要求所有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且及时录入系统。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临床数据的可靠性,为后续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
#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数据安全方面,标准强调了保护患者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医疗机构需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或泄露患者信息。例如,使用加密技术存储敏感数据,并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特定信息。
# 3. 系统功能要求
对于用于支持艾滋病临床信息管理的信息系统,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功能需求。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输入验证机制、自动提醒功能(如预约提醒)、报表生成工具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系统。这些功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人为错误。
# 4. 培训与教育
为了保证相关人员能够正确地执行上述各项任务,标准还特别提到需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参与者不仅限于医护人员,还包括信息技术支持人员等其他可能涉及该系统的工作人员。通过持续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 5. 监督与评估
最后,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体系来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这样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优化,从而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以上是对DB32/T 4688.5-2024部分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遵循此标准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