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无人机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作业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及效果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使用无人机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est Control in Forestry - Hebei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299-2024 无人机防治林业病虫害作业技术规程》是河北省沧州市地方标准,于2024年实施。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无人机:指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作业的无人操控飞行器。
2. 林业病虫害:指影响森林健康生长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昆虫等有害生物。
二、作业前准备
1. 作业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面积、分布情况及危害程度等信息。
2.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确定无人机型号、载药量、喷洒高度等参数。
三、无人机选择与维护
1. 应选用适合林业作业的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其抗风能力不应低于4级。
2. 定期检查无人机的动力系统、导航系统以及喷洒装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四、农药使用规范
1. 必须使用国家批准登记的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
2. 配制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
3. 剩余农药需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五、作业实施要求
1. 每次作业前需校准GPS定位系统,保证飞行路径准确无误。
2. 起飞点应选在开阔地带,远离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
3. 在林间空旷处起降,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伤。
4. 遇到雷雨天气或其他恶劣气候条件时立即停止作业。
六、安全防护措施
1. 作业人员需穿戴防护服、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2. 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3. 保持通讯畅通,随时监控无人机运行状况。
七、作业后管理
1. 及时清理残留农药,防止二次污染。
2. 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清洁保养,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
3. 记录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用药量等信息,存档备查。
以上内容涵盖了无人机防治林业病虫害作业的主要环节和技术要点,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并保障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