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树木斑衣蜡蝉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监测方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园林树木斑衣蜡蝉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luda in Ornamental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294-2024园林树木斑衣蜡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河北省沧州市发布的关于园林树木斑衣蜡蝉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1】在斑衣蜡蝉的越冬卵期,应定期巡查绿地、行道树等区域,及时发现并清除卵块。
解读:此条文强调了斑衣蜡蝉越冬阶段的重要防控措施。斑衣蜡蝉以卵越冬,清除卵块可以有效减少次年的虫口基数。巡查时需重点关注树木主干和大枝上布满灰白色蜡质物的部分,发现后立即刮除或剪掉,并集中销毁。
【条文2】成虫期可采用人工捕杀法,在清晨温度较低时进行。
解读:成虫活动较为活跃,但清晨气温较低时其飞翔能力较弱,此时人工捕捉效果最佳。操作时需要配备专用工具如长杆网兜,确保安全高效地捕捉成虫。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身,避免被其分泌物接触皮肤引发过敏反应。
【条文3】化学防治应在若虫盛发期施药,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解读:若虫期是斑衣蜡蝉最脆弱的时期,此时喷洒药物能够最大程度地杀死害虫。选择农药时要遵循环保原则,优先选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品。施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配比浓度,均匀喷雾覆盖所有受害部位。
【条文4】生物防治可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寄生蜂等控制种群数量。
解读: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来抑制害虫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瓢虫以斑衣蜡蝉为食,而某些寄生蜂则会将卵产于其体内孵化从而致死。通过构建平衡的生态系统,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有害生物的长期管理。
以上就是对DB1309T 294-2024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