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灾害性天气递进式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气象部门开展灾害性天气递进式气象服务工作。
Title:Norm for Progressive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of Hazardous Weather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灾害性天气递进式气象服务规范》(DB4106T 127-2024)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灾害性天气的递进式气象服务工作。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第3章 基本要求
该章节明确了开展灾害性天气递进式气象服务的基本原则。其中第3.1条规定:“应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这意味着在提供服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比如农业、交通、旅游等行业对气象信息的具体需求。第3.2条指出,“需构建多部门协作的工作体系”,强调了气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至关重要。
第4章 服务流程
第4.1条描述了递进式服务的第一步——监测预警。这一阶段要求利用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天气变化,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例如,在暴雨来临前,通过雷达回波图分析降水强度和移动路径,为公众提供准确的预报。
第4.2条提到中期预测环节。这里需要综合运用数值模式、统计模型等多种方法对未来几天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估。例如,对于台风路径的预测,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大气环流状况,还要参考历史数据以及海洋温度等因素。
第4.3条则聚焦于短期临近预报。此部分特别强调了快速响应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强对流天气发生时,能够迅速调整预报结论并发布最新消息。
第5章 质量控制
第5.1条指出,“所有发布的气象信息必须经过严格审核”。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准确性检查、表达清晰度评估等步骤。同时,还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5.2条进一步补充说,“应对每次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回顾整个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规范,共同促进灾害性天气递进式气象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