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技术要求、风险管控措施及实施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区域内受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农作物种植调整以及长期环境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Safe Utiliz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Farmland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367-2024《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风险管控技术指南》是西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工作。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重金属污染物的分类及检测方法
标准中明确指出,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包括铅、镉、汞、砷等。这些元素因其高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而被列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在检测方面,推荐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来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这种方法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准确评估土壤污染程度。
土壤改良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污染,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土壤改良策略。例如,在铅污染地区,建议采用石灰调节pH值的方法减少植物对铅的吸收;而对于镉污染,则推荐施用有机质丰富的改良剂如腐殖酸,以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态含量。此外,还强调了种植绿肥作物的重要性,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达到修复目的。
农业生产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严格执行轮作制度,避免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重金属富集。同时提倡合理施肥,控制氮磷钾的比例,避免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及养分失衡。另外,对于灌溉水源的选择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保证水质清洁无污染,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体系至关重要。标准规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农作物监测以及周边环境调查等环节。一旦发现潜在威胁,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此外,还需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府、科研机构与农户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生态安全。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应参照完整版文件执行。希望上述信息能为大家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