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猪选育的技术要求、选种方法、繁殖管理、性能测定和记录档案。本文件适用于西藏自治区范围内藏猪的选育及品种改良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Tibetan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藏猪选育技术规程(DB54/T 0354-2024)是西藏地区针对藏猪品种保护与开发制定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种群资源保护、选育目标设定到具体操作流程都有明确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种群资源保护
标准中强调了建立和完善藏猪保种场和保护区的重要性。要求每个保种场至少保存5个世代以上的纯种群体,并且群体规模应达到基础母猪不少于20头。这是为了确保遗传多样性不丢失,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的种质退化。同时规定每年要对保种场内的种猪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生长发育状况、繁殖性能以及疾病防控等项目,以保证种群质量。
二、选育目标设定
根据市场需求及本地特色,明确了藏猪选育的主要方向为提高肉质品质、增强抗病能力以及保持高原适应性三大核心指标。例如,在肉质方面特别关注脂肪含量适中、肌肉纤维细腻等方面;对于抗病力则侧重于提升免疫力和疫苗接种效果评估机制。此外还提出要兼顾生产效率如日增重等经济性状,但不得牺牲上述关键特性。
三、具体操作流程
1. 选配计划:建议采用“双杂交”或“三元杂交”模式来进行配种工作,即利用本地藏猪作为父本或母本之一与其他优良品种相结合,这样既能保留藏猪特有的优良基因又能引入外部优势。
2. 性能测定:针对不同阶段的猪只开展相应的测试项目。断奶期需测量体重增长率;育肥期间重点考察饲料转化率及胴体特性;成年个体还需记录其繁殖成绩如窝产仔数等数据。
3. 档案管理:每头猪都必须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内容涵盖出生信息、父母来源、历次检测结果直至最终淘汰原因等全过程资料,便于后续跟踪研究。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此标准不仅涵盖了藏猪选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而且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对于促进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