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鲜食玉米的绿色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Fresh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074-2024《鲜食玉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鲜食玉米绿色生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鲜食玉米的生产进行了系统规定,旨在推动鲜食玉米产业的绿色发展。
首先,在产地环境的选择上,标准要求产地应远离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确保周围没有污染源。土壤质量需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灌溉用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空气质量需满足GB 3095中二级标准的要求。这些规定旨在为鲜食玉米提供一个无污染的生长环境,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其次,品种选择至关重要。标准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剔除破损、霉变或杂质种子,并做好发芽试验,确保种子质量达标。此外,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期,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栽培管理方面,标准强调合理密植与平衡施肥。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状况确定,过稀会降低土地利用率,过密则会影响通风透光,导致减产。肥料施用需遵循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注重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同时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在水分管理上,要根据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求适时适量灌溉,避免干旱或涝渍现象发生。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鲜食玉米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标准提倡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防控病虫害。例如,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积累,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释放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控制玉米螟等害虫数量。化学农药使用必须严格按照GB/T 8321的规定执行,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用药次数和剂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收获时期的选择也直接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标准指出,当籽粒乳线达到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即可采收。此时采摘既能保证籽粒饱满度,又能保持较高的甜度和口感。采收后要及时冷却处理,防止高温导致品质下降。
总之,《鲜食玉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从多个层面为鲜食玉米的绿色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各生产企业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