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应急管理、信息化管理及考核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477—2024《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是广东省针对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水库巡查频次与内容
标准规定,小型水库应实行日常巡查和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日常巡查每日至少一次,重点检查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关键部位是否存在异常。定期巡查每月不少于两次,特别在汛期要加密巡查频次。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大坝是否有裂缝、渗漏;溢洪道是否通畅;放水设施能否正常启闭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二、水位监测要求
对于水位监测,标准提出小型水库必须配备水位观测设施,并定期校准。正常情况下,每6小时记录一次水位数据;当库水位接近设计洪水位时,需每小时记录一次。此外,在每次降雨过程结束后,应对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水库调蓄能力及防洪风险。准确的水位监测数据为科学调度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
标准强调,各小型水库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预案内容应涵盖突发事件类型(如地震、洪水)、预警机制、人员分工、物资准备等方面。同时,还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档案管理规范
为了保证信息资料完整准确,本标准对小型水库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所有与水库运行相关的文件资料都需归档保存,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图纸、施工记录、验收报告、历次维修保养资料等。档案应采用电子化管理方式,便于查询和更新。此外,还需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五、信息化建设指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本标准鼓励小型水库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议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主要设施全天候监控;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实时数据,提高管理水平;开发或引入专业软件平台,用于数据分析、预测预报等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DB44/T 2477—2024中部分内容的简要介绍。该标准还涉及到了更多细节方面的规定,比如防汛物资储备、培训教育安排等等。总之,该标准为广东省内小型水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