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加松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容器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湿加松在广东省内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t Pine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467—2024《湿加松育苗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湿加松苗木培育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种子采集与处理部分,规程指出应选择15年以上健康母树的果实作为种源,确保种子质量。采收后需及时脱粒并进行干燥处理,种子净度要求达到90%以上,发芽率不低于75%,千粒重控制在30克左右。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幼苗的出苗率和生长势。
关于播种环节,规程强调基质配比的重要性,推荐使用泥炭土与珍珠岩按3:1比例混合制成的育苗基质。播种前要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蒸汽或药剂熏蒸方法。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100-150粒之间。播种后需覆盖一层薄土,并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
苗期管理方面,规程提出温度调控是关键。育苗初期棚内温度宜维持在20-25℃范围内,夜间不低于18℃。当幼苗出土率达到80%时逐步通风炼苗,逐渐降低环境湿度。同时要注意定期喷施叶面肥,促进苗木健壮成长。对于病虫害防治,规程建议采用物理、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式,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此外,规程还特别强调了苗木出圃的标准。合格苗木应具备完整根系,地径不小于0.3厘米,苗高不低于20厘米,无明显机械损伤及病虫害症状。在起苗前3-5天需停止浇水,便于运输和移栽成活。
总之,该规程从种子到苗木的全过程都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于提高湿加松育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