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管控技术要求,包括种植管理、收获储存、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玉米生产过程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Deoxynivalenol in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956-2024《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管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生产、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管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采样与制备
标准要求在玉米收获时进行随机采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采样量应根据玉米堆放面积确定,并采用四分法缩减至所需量。样品制备需保持原始状态,避免污染或损失。这一环节强调了样品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后续检测提供可靠依据。
检测方法
推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DON含量检测。这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反映玉米中的DON水平。实验室应定期校准仪器并参与能力验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防控措施
对于DON超标的玉米,标准提出了多项防控措施:一是物理分离,通过筛选去除霉变颗粒;二是化学处理,利用碱性溶液浸泡降低毒素浓度;三是生物降解,应用特定微生物转化DON为无毒物质。这些措施从不同角度出发,有效减少了DON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贮存管理
要求将玉米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定期检查粮仓密封性,防止外界水分侵入导致霉菌滋生。此外,还建议建立完善的仓储记录制度,便于追溯问题源头。
加工环节
在玉米深加工过程中,应严格监控DON迁移情况。例如,在酿造业中,可通过调整发酵条件减少DON残留;食品制造业则需注意成品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同时,鼓励企业研发新型脱毒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安全性。
以上内容是DB21/T 3956-2024的核心要点,通过对这些条款的理解与执行,可以有效降低玉米及其制品中DON含量,保障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