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松阔混交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选择、造林设计、苗木准备、造林方法、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松阔混交林的营造与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ine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DB45/T 2816-2023)是一部指导广西地区松阔叶树种混交林培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其中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
林地选择与整地
标准指出,林地应选在海拔500米以下、坡度不超过25度的区域,土壤要求为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壤或黄壤。整地方式推荐采用穴状整地,穴的规格为60cm×60cm×40cm,并强调在整地时要清除杂草和石块,确保土壤疏松肥沃。
树种选择与配置
规程建议以马尾松为主栽树种,搭配栎类、枫香等阔叶树种。混交比例宜控制在7:3至6:4之间,即松树占主导地位但留有足够空间供阔叶树生长。同时要求不同树种间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便形成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苗木规格及栽植
对于苗木的选择,规定高度不低于30厘米,地径不小于0.3厘米,且无明显病虫害。栽植时间以春季为主,秋季次之,栽植深度应略高于原土印痕,回填土需踏实,避免出现空洞现象。
抚育管理
抚育措施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等环节。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除草作业,第一次应在雨季来临前完成,第二次则安排在秋季落叶后。施肥量根据树种特性确定,通常每株施用复合肥约200克左右,并注意均匀撒布于树冠投影范围内。
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松毛虫、蚜虫等问题,规程提倡采取生物防治手段优先,如释放天敌昆虫赤眼蜂等。化学药剂使用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特别提到冬季修剪枯枝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发生。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关于松阔混交林从建立到维护全过程的核心要点,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