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脆蜜金柑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地选择与准备、砧木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出圃要求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脆蜜金柑苗木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itrus Kinokuni \"Crimson Hone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796-2023脆蜜金柑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脆蜜金柑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苗来源与选择
根据规程,种苗应来源于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健康母树。具体要求包括:母树需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且连续两年以上结果良好。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种苗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和抗逆性,为后续栽培奠定基础。
2. 播种育苗时间
规程指出,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春季(3月至4月)或秋季(9月至10月)。这两个时间段气温适中,湿度适宜,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规程强调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菌感染。
3. 土壤准备与基肥施用
苗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并进行深耕翻土。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作为基肥,同时加入适量磷钾肥。这种做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幼苗根系发育。
4. 定植密度与管理
定植时株行距建议为50厘米×50厘米,每穴种植一株。规程特别提到,在幼苗定植后要定期修剪侧枝,保持主干高度在30厘米左右,以培养良好的树形。此外,还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灌溉和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5. 病虫害防治
对于脆蜜金柑苗木的病虫害防治,规程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通过合理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控制主要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等。同时,规程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苗木出圃标准
苗木出圃前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格和技术指标,包括高度不低于40厘米,茎粗不小于0.6厘米,叶片完整无损,根系发达且分布均匀。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苗木才能出圃用于大田种植,从而保证最终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以上内容基于《DB45T 2796-2023脆蜜金柑苗木培育技术规程》,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进行了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脆蜜金柑苗木培育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