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避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番茄避雨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omato Rain-shelter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785-2023《番茄避雨栽培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番茄避雨栽培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为番茄的避雨栽培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病害发生。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设施搭建
标准中提到,番茄避雨栽培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地方。设施大棚的建设要求结构稳固,能够有效防止雨水侵入,同时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大棚的高度建议在3米以上,以利于空气流通和操作管理。此外,棚膜应选用透光率高、耐老化的产品,确保光照充足。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在品种选择上,应优先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能好的优质品种。种子处理环节至关重要,标准规定种子需经过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以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概率。具体操作时,温汤浸种要求将种子置于50℃至55℃的热水中浸泡15到20分钟,并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至室温;药剂拌种则需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配比使用。
三、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整个栽培过程中的核心部分。首先,在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配合适量复合肥。定植密度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生长状况,推荐株行距为40厘米×60厘米。定植后要及时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发育。浇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部缺氧。另外,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追肥,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可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增强果实的硬度和色泽。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番茄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等可以有效减少害虫侵害;化学防治时则需谨慎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对于常见的番茄病害如晚疫病、灰霉病等,可通过改善通风条件、控制湿度以及合理轮作等方式加以防控。
五、采收与储运
成熟的番茄应及时采收,避免过熟影响商品价值。采收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储运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0℃~15℃)和相对湿度(85%~90%),并采取必要的保鲜措施,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要求,可以显著提升番茄避雨栽培的成功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