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公路在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的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新建、改扩建公路项目的绿色公路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的评价。
Title:Code for Green Highway Evaluation - Part 1: Feasibility Study and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768-2023《绿色公路评价规程 第1部分:可研和设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绿色公路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总则
该部分明确了绿色公路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强调了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
术语和定义
规程对“绿色公路”、“全生命周期”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绿色公路”被定义为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及养护全过程均采用环保技术和措施,实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公路工程。
基本要求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提出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初步设计阶段则需依据环评批复文件进一步细化这些措施,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评价指标体系
规程建立了包括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在资源节约方面,规定了土方平衡率不低于95%,建筑材料本地化采购比例达到80%以上等内容。
具体条款解读
- 5.1.1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包含详细的环境现状调查资料,特别是沿线敏感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等情况。
- 5.2.3 初步设计方案必须结合地形地貌特点优化路线走向,尽量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并提出相应的恢复方案。
- 6.1.2 对于穿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路段,应当采用隧道或高架桥形式通过,避免直接开挖地面。
- 6.3.1 在材料选择上优先使用再生建材,同时注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问题。
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落实上述规定,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另外还应注意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为后续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以上内容基于DB45/T 2768-2023规程编写而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正确应用该标准来指导实际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