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南省大型水库流域面雨量等级的划分原则、计算方法及等级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大型水库流域的面雨量监测、预报与评估。
Title:Large Reservoir Basin Areal Rainfall Gra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4T 133-2024《大型水库流域面雨量等级》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大型水库流域面雨量的分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面雨量定义与计算方法
标准明确指出,面雨量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所有雨量站观测到的降水量按面积加权平均后的值。这一概念强调了面雨量不仅仅是单个站点的数据,而是综合考虑整个区域降水情况的结果。
面雨量等级划分
根据标准,面雨量被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每个等级都有对应的降水量范围。例如,小雨的范围是小于10毫米,而大暴雨则大于等于100毫米。这种分级方式有助于更直观地评估降水强度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数据采集要求
为了确保面雨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对数据采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规定了雨量站的布设密度、仪器精度以及数据传输频率等。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因测量误差导致的分级偏差。
应急响应建议
基于不同级别的面雨量,标准还给出了相应的应急响应建议。比如,在面对暴雨或大暴雨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强水库巡查并做好泄洪准备。这样的指导对于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系统建设
最后,标准强调了现代化监测系统的建设必要性。通过利用卫星遥感、雷达探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面雨量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防洪减灾工作。
以上是对DB4104T 133-2024《大型水库流域面雨量等级》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这项标准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