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中智慧园艺部分的建设要求、技术规范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智慧园艺相关基地的规划、建设和评估。
Title:Smart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Base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 - Part 5: Smart Horti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5/T 1087.5-2024《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第5部分:智慧园艺》为江苏省苏州市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智慧园艺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求、技术指标、运行管理以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智慧园艺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智慧园艺示范基地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现代化温室设施、智能灌溉系统、环境监测设备等。例如,5.1节提到“温室结构需采用耐久性强、保温性能优良的材料”,这表明在设计和建造温室时,不仅要考虑成本效益,更要注重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对于灌溉系统的配置也有严格要求,如需实现精准灌溉,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避免因过量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
二、技术指标设定
在技术层面,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的技术指标。例如,5.3节关于环境控制的部分强调,“空气温度控制精度应在±1℃以内,相对湿度控制误差不超过±5%RH”。这一规定直接关系到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另外,光照强度调节也是一个关键点,标准建议采用可调光LED灯具,以满足不同阶段作物对光照的需求,并且要求光照均匀度达到90%以上。
三、运行管理体系
标准还特别重视基地的日常运营管理。根据5.4节内容,智慧园艺示范基地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涵盖生产计划制定、资源调度、病虫害预警等多个方面。其中提到,“所有数据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并至少保存三年”,这对于追溯历史数据、分析改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鼓励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各项环境参数,及时调整操作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
四、评价体系构建
最后,在评价机制上,标准给出了详细的评分细则。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础条件、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权重分配合理,能够全面反映一个智慧园艺示范基地的整体水平。比如,在技术创新能力这一项中,不仅考察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还特别关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数量及其转化效果。这种综合考量方式有助于促进基地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第5部分:智慧园艺》为推动当地智慧园艺产业标准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其科学严谨的规定必将助力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