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常见风险源的分类、识别方法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各类养老机构的风险源识别与管理工作。
Title:Identif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ommon Risk Sources in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568-2024养老机构常见风险源识别规范》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养老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标准。该标准对养老机构常见的风险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科学分类,为养老机构的风险防控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标准在“3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界定了风险源的概念。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潜在因素。这一定义强调了风险源的本质属性,即具有潜在危害性,这为后续的风险识别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4章“风险源识别原则”提出了全面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全面性要求覆盖养老机构的所有区域和活动;系统性强调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识别;动态性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风险源清单。这些原则确保了风险识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第5章“风险源分类”中,标准将风险源分为物理性风险源、化学性风险源、生物性风险源、心理社会性风险源和其他风险源五大类。例如物理性风险源包括建筑结构缺陷、设施设备故障等;化学性风险源涉及药品管理不当、清洁剂使用不规范等。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养老机构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第6章“风险源识别方法”推荐了现场观察法、访谈法、查阅文件法等多种识别手段。其中现场观察法要求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实地查看,发现潜在隐患;访谈法通过与老人及其家属沟通了解需求和反馈;查阅文件法则通过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资料的分析获取信息。这些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第7章“风险源清单编制”明确了清单应包含的基本内容,如风险源名称、类别、位置、可能后果等。同时规定了清单的更新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年至少更新一次,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这保证了风险源清单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第8章“风险评估”强调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高风险源要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包括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两个维度。评估结果用于确定风险等级,进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这一过程体现了风险管理的闭环理念。
标准还特别关注了老年人特有的脆弱性,在附录A中列举了一些与老年群体相关的特殊风险源,如跌倒、噎食、走失等。养老机构在实施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更强的预防策略。
总之,《DB50/T 1568-2024》从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养老机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它不仅为养老机构提供了风险识别的具体指导,也为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提供了参考依据。各养老机构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切实保障入住老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