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猕猴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以及监测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猕猴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Kiw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333-2024《猕猴监测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西藏自治区猕猴种群的监测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监测目的与范围:标准明确指出,猕猴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猕猴种群的数量、分布及生态习性等信息,为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适用范围涵盖了西藏自治区内所有自然保护区及猕猴栖息地。
2.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猕猴种群数量统计、活动区域划定、食源植物种类调查以及人类活动对猕猴影响评估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设定有助于全面了解猕猴的生活状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 监测方法:规定了直接计数法、样线调查法等多种监测手段,并强调了遥感影像分析在确定猕猴分布范围时的重要性。同时要求采用GPS定位仪记录具体位置信息,确保数据准确性。
4. 数据处理与报告撰写:要求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并结合地图展示结果。报告需包括背景介绍、监测过程概述、主要发现及建议措施等部分。此外还特别提到应定期更新数据库以保持信息时效性。
5. 人员培训与安全管理:从事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同时,在野外作业期间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6. 设备维护与校准:用于监测的各种仪器设备需按照说明书要求定期保养并校准,保证测量精度。特别是对于红外相机等精密仪器更要注意日常检查维护。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猕猴监测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步骤,而且从多个角度出发保障了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这对于促进西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