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异齿裂腹鱼的养殖环境、苗种培育、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异齿裂腹鱼的人工养殖与相关技术指导。
Title:Standard for the culture of Schizothorax o'connor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异齿裂腹鱼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鱼类资源,其生存环境独特,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DB54/T 0332-2024《异齿裂腹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的发布为科学保护这一物种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种质质量:标准要求异齿裂腹鱼亲本来源应清晰可追溯,且需具备良好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态。这意味着在选择用于繁殖的亲鱼时,不仅要考虑其遗传背景,还要确保没有携带病原体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以保证后代的质量。
2. 苗种培育:规定了从孵化到放流前整个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例如,在孵化阶段要控制水温、溶氧量等环境因子,并定期检查受精卵发育情况;幼鱼阶段则需要提供适宜的饵料及生长空间,防止因密度不当导致的竞争压力。
3. 放流规格与数量:明确了不同年龄组别异齿裂腹鱼适宜放流的标准体型大小以及每次活动所需投放的数量范围。这有助于提高放流效果,避免由于个体过小而难以适应野外条件或者数量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种群。
4. 放流地点选择:强调了放流区域的选择应当基于目标水域的历史分布记录,并结合当前生态系统状况综合考量。同时指出不宜将多个不同来源地的鱼种混合放流,以免造成基因污染或生态失衡。
5. 后续监测:提出了对放流后群体动态变化跟踪观察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指标体系。通过长期监控可以评估放流工作的成效,及时调整策略以更好地实现保护目的。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