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尖裸鲤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尖裸鲤的养殖、加工、流通和质量检测。
Title:Standard for Gymnocypris eckloni i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其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对维护青海湖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DB54T 0327-2024《尖裸鲤增殖放流技术规范》为科学开展尖裸鲤增殖放流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在亲鱼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雌性亲鱼体长应在28厘米以上,雄性亲鱼体长应在26厘米以上,且亲鱼应无病害、无损伤。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亲鱼具备良好的繁殖能力,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关于苗种培育,标准指出苗种培育池面积宜为1000平方米以上,水深控制在1.5米左右。同时要求配备微孔曝气增氧设备,保持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毫克/升。这些措施有助于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苗种健康生长。
在放流规格与数量上,标准建议放流规格为全长10厘米以上,放流密度为每公顷3万尾至5万尾。此规定综合考虑了尖裸鲤的生存适应性和放流区域的承载力,有利于提高放流效果。
此外,标准还强调放流前应对苗种进行免疫接种,并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放流水域符合放流条件。放流时需避开极端天气和鱼类觅食高峰期,以减少环境因素对放流效果的影响。
以上内容是对DB54T 0327-2024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入解读,希望对从事尖裸鲤增殖放流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