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双须叶须鱼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双须叶须鱼的养殖、加工、流通及质量控制。
Title:Standard for Double-Whiskered Fish (DB54T 033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双须叶须鱼是青海湖特有的鱼类资源,其保护和管理对于维护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DB54T 0331-2024《双须叶须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为科学开展双须叶须鱼的增殖放流提供了指导依据。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须叶须鱼增殖放流的技术要求,包括亲鱼选择、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放流规格及数量确定等内容。适用于青海湖流域内双须叶须鱼的人工增殖放流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明确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等。这些文件为制定本标准提供了法律基础和理论支撑。
3. 术语和定义:对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例如“双须叶须鱼”、“增殖放流”等。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正确执行标准。
4. 亲鱼选择:要求亲鱼来源于青海湖自然水域或已建立的人工保种群体,且年龄应在3龄以上,体长不少于25厘米,体重不低于200克。这样可以确保亲鱼具备良好的繁殖能力,提高人工繁殖的成功率。
5. 人工繁殖:规定了亲鱼培育、催产、孵化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强调要严格控制水质条件,保持适宜的水温、溶解氧含量等环境因子,以促进卵子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6. 苗种培育:明确了苗种培育期间的饵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措施。建议采用优质饲料,并定期消毒养殖池塘,预防疾病发生。
7. 放流规格及数量确定:根据目标种群恢复水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来决定每年的放流规模。同时考虑不同区域的资源状况,合理分配放流地点和时间,避免盲目增加放流量造成资源浪费或生态失衡。
8. 监测与评估:提出建立长期跟踪监测体系,定期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及时调整增殖放流策略。这有助于掌握放流效果,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9. 安全生产:强调在实施增殖放流过程中要注意人员安全和设备维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此外还应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地方文化和习俗,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条文,可以有效提升双须叶须鱼增殖放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青海湖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