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直播水稻萌发期耐低温和耐低氧性鉴定评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结果计算与评价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直播水稻品种在萌发期对耐低温和耐低氧能力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ld and Hypoxia Tolerance during Germination Period of Direct-seeded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633-2024直播水稻萌发期耐低温和耐低氧性鉴定评价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直播水稻在萌发阶段对低温和低氧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标准。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中进行深入解析: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直播方式种植的水稻品种在萌发初期对其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或氧气供应不足情况下的耐受能力评估。这意味着任何需要通过直播方式进行栽培且希望提高其抗逆性的水稻品种都可以参照此标准来进行相关测试。
2. 术语定义
- 直播水稻:指不经过育秧直接将种子撒播于田间的一种栽培模式。
- 萌发期:从播种开始直到幼苗出土这一时间段。
- 耐低温性:指植物在低于适宜生长温度条件下仍能正常发芽的能力。
- 耐低氧性:指植物在土壤中溶解氧含量减少时仍能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状态。
3. 样品准备
样品应选取健康饱满、无病虫害的新鲜稻谷作为实验材料,并确保每组试验样本数量不少于30粒以保证数据准确性。同时要求所有处理前后的样品均需保持一致的水分含量,通常控制在14%左右。
4. 实验条件设置
# (1)耐低温性测试
- 温度设定为8℃±1℃,湿度保持在95%以上。
- 每隔24小时观察一次发芽情况直至第7天结束。
- 记录指标包括发芽势(前4天内出土种子数占总种子数的比例)、发芽率(最终出土种子数占总种子数的比例)以及胚根长度等参数。
# (2)耐低氧性测试
- 将种子置于充氮气密封容器内,使溶解氧浓度降至2mg/L以下。
- 同样每隔24小时检查一次发芽状况直至第7天为止。
- 主要考察项目有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生长高度等。
5.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品种间各项指标差异是否显著。如果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区别。
6. 结果表达形式
最终结果应当以表格形式呈现,清晰地标明每个品种的具体数值及其排名顺序。此外还可以绘制折线图或者柱状图来直观展示各因素变化趋势。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筛选出具有良好低温及低氧耐受性的优良品种,这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