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灌芯框架内填竹基墙板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灌芯框架内填竹基墙板的民用与工业建筑。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Core-filled Frame with Bamboo-based Wall Pa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灌芯框架内填竹基墙板技术规程》(DB54/T 0313-2024)是一部专门针对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关键条款并进行深度解读。
材料要求
第4.1条:竹材选择
本条规定了用于制作竹基墙板的竹材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密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例如,竹材的含水率不应超过15%,且需经过防腐处理以增强其耐久性。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竹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性能,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第4.2条:胶黏剂质量
对于粘结竹片的胶黏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如粘结强度不低于2MPa,并且需要具备防水、防霉的功能。这是因为竹材与混凝土之间的良好粘结是保证整体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设计原则
第5.1条:荷载计算
设计时必须考虑多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的安全性,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以及地震作用等。特别强调了在高烈度地震区,要采取加强措施来提高抗震能力。此外,还明确了不同部位构件的设计值取值方法,比如梁端部截面的有效高度等。
第5.2条:构造细节
关于节点连接方式,标准推荐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并给出了详细的施工图纸作为参考依据。同时指出,在潮湿环境下应选用镀锌钢材以防锈蚀,并且所有外露金属件均需做防潮处理。
施工工艺
第6.1条:模板安装
在模板安装阶段,要求确保模板系统的牢固性和严密性,防止漏浆现象发生。特别是在复杂形状区域,建议使用专用模具来精确控制尺寸偏差。
第6.2条:浇筑过程
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分层操作,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并及时振捣密实。当气温较高时,还需采取降温措施以减少温度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检验验收
第7.1条:外观检查
完成后的成品应当表面平整光滑,无明显裂纹或其他缺陷。对于局部存在的小面积瑕疵,则允许通过打磨修复后继续投入使用。
第7.2条:性能测试
每批次产品都必须经过抽样检测,主要包括承载力试验、耐火极限测定等内容。只有符合全部合格标准的产品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
以上是对该规程中几个核心部分的深入分析,希望对实际工程应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