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莓杂交育种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亲本选择、授粉方法、后代筛选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草莓杂交育种及相关科研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berry Hybrid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234-2024草莓杂交育种技术规程》是云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草莓杂交育种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在选择亲本时应考虑遗传差异性大、配合力高的品种。这要求育种人员需对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有深入了解,确保亲本间具有互补性。例如,一个品种抗病性强但产量低,另一个品种高产但抗病性弱,这样的组合就符合要求。
二、花粉采集与保存
花粉质量直接影响杂交成功率。标准建议采用刚开放的花朵采集花粉,并在低温干燥环境下保存。具体做法是在早晨9-11点采集盛开的花朵,去除花瓣后轻轻敲打花药收集花粉,然后放入密封袋中置于冰箱冷藏室保存。这样可以有效保持花粉活力,延长使用期限。
三、授粉技术
授粉是杂交育种的关键环节。标准推荐采用人工授粉方式,在晴天上午9-11点进行。授粉前需检查柱头是否成熟,成熟的柱头呈白色且湿润。授粉时将花粉均匀涂抹于柱头上,每个柱头只需少量即可。授粉后套袋处理可防止自然授粉干扰,提高杂交成功率。
四、后代选择
标准强调要重视早期世代的选择,一般从F2代开始进行系统选育。在幼苗期就要根据目标性状如果实大小、颜色等进行初步筛选,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则要全面考察各项指标,包括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最终确定优良单株。
五、种苗繁育
对于选定的优良单株,标准要求采用无病毒繁殖体系生产种苗。具体步骤包括建立母本园、采收匍匐茎、消毒处理、扦插育苗等。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种苗质量达到生产标准。
六、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直接影响杂交后代的表现。标准提出要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灌溉、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要密切关注植株生长状况,适时采取措施促进果实发育,保证产量和品质。
以上是标准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草莓杂交育种工作的同仁有所帮助。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高育种效率,培育出更多优质草莓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