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Grouted Assembled Concrete Shear Wall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106-2016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以下将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4.1.3 墙体布置
墙体布置应遵循规则平面布置原则,避免出现严重扭转效应的不规则平面。墙体长度不宜小于层高的1/5且不宜大于层高的4倍。这一规定旨在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4.2.2 构件连接
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应采用可靠的机械连接或焊接方式,并确保连接部位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连接件的材料选择及构造设计需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施工阶段
5.1.5 浇筑质量控制
灌芯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笼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位置准确无误。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宜控制在180mm~220mm之间,以保证良好的流动性和平整性。
5.2.3 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先中间后两边逐步施加预应力。当采用多根预应力筋同时张拉时,各根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之差不应超过±6%。
验收阶段
7.1.4 检验批划分
检验批可根据施工段或楼层划分,每个检验批所包含的工程量不宜过大,以便于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同一类型的构件,至少要抽取一个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以上是对《DB22/T 5106-2016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灵活运用。